找到相关内容52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通过你爱吃的水果看性格(组图)

    毒、净化,还能软化血管,促使血液将更多的钙质运送到骨骼。但吃梨时一定要细嚼慢咽才能较好的吸收。 爱吃梨的人很有才华,精力充沛,认定的事情绝不轻言放弃,但有时过于顽固。 6.经常情绪激动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10/08385015926.html
  •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

    一个人,竟牺牲这麽多无辜的生命,国王的愚蠢、顽固与残暴,殊堪怜悯。於是,释尊率领一群弟子匆匆赶来了。当佛抵达东门城时,正好碰见婆罗门和国王一行人。 国王乍见佛陀的光明与庄严法相,似乎非常感动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162416310.html
  • 面对无奈

    面对顽固不化、不守道德的人也很“无奈”,有时真的是“说破喉咙也枉然”,对方仍然无动于衷,反而嘲笑我们不适应时代的潮流。同流合污不是我们的所为;听之任之良心又常常不安,怎么办?大环境造成的问题,往往不是某...

    归西 2007-9-30

    |杀生|放生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23470418226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同父母的看法不一致,怎么办?

    了不起,稍不如意,就说父母是老顽固。要知道做父母的,是以全家人的福利为福利,而你只顾自己,当然会有距离。当然,有事弟子服其劳,是说家里的工作,有空也要尽力分担一部分,不能贪玩和偷懒。有酒食先生馔中的酒食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知义法师|因果|生活|修福|家庭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2/18230120909.html
  • 慧净法师:世人临终时的三种爱

    啊?到底有没有死后的世界?是苦,是乐?他最关心的,最后就是这个了。 在生时认为人死成灰,好像灯灭了,什么都没有了,很顽固。到最后才慌张起来:“糟糕!以前我认为人一死就一了百了,现在不一定...

    慧净法师

    临终|慧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2591625630.html
  • 学佛就是要做两件事——夏坝仁波切开示

    嫉妒、顽固、疑心,这些毛病如果不改,会带来很多很多的烦恼、痛苦、忧愁、难受,所以我必须把它改掉!”   他说:“那你弥补什么?”   我说:“我的心漏洞太多,必须得补一补。”   “有什么漏洞?”...

    夏坝仁波切

    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7433029108.html
  • 忏悔需要具足四力——夏坝仁波切开示

    比如,每天晚上做功课时,你都要对自己全天的身、语、意三业做个总评,想一想,我今天早上起来之后,第一个起的是贪心?还是嗔恨心?还是愚昧心?还是自私?还是我慢?还是执着?还是嫉妒?还是顽固?还是疑心?是...

    夏坝仁波切

    |忏悔|业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8464829610.html
  • 两位圣者的辨论

    把他抓回地下,关在一间放满佛教经论的庙里。  起初马鸣顽固地坚持不投降。几个月后,因为没事可做,马鸣开始随手翻看佛教书籍。谁知他很快就被佛教深邃的教义折服,加之上次辩论中提婆极具逻辑美感的议论是那样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04238688.html
  • 幸福的要素

   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,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、增进智慧。悲智双运可以使人们达到完美的境界。如果我们只具有善心而忽略了智力,我们将成为好心的傻瓜;相反地,如果我们光注重智力发展而忽略了情感的培育,我们将变成没有同情心的顽固智者。根据佛教教义,为了求取性灵上的自在,人们必须结合慈悲心和智慧。藉山爱的鼓舞和知识的指引,人们方能得到良好的生活。  慈悲是什么?慈悲是爱心、珍惜、仁慈和宽容。慈悲表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2539388.html
  • 上师阿弥陀佛祈请文·极乐坦途

    执愈粗猛   贪著自见更顽固 我执迷狂乞垂视   上跃生圆次第道 数陷平庸贪泥中   速疾之道反成遥 陌途迷人乞垂视   进入法门时虽久 心法口合内实遥   犹如水石不相溶 僧中骗子...

    嘎丹嘉措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545058.html